主动权益基金“王者”归来?该上车吗?
主动权益基金在2020和2021年火爆过后,一些押注风口暴赚的策略失效,业绩表现不佳,连续数年遭受质疑。2024年,主动权益基金进入至暗时刻,除了业绩表现不佳,其管理规模也一路收缩。主动权益基金在2024年四季度被净赎回,规模跌至近年谷底附近。
然而,被嘲笑了几年“跑不赢指数”的主动权益基金,今年终于扬眉吐气了。
开年以来,DeepSeek引领AI新浪潮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,对于这些正由0到1发展逐步迈向1到N的商业化爆发的关键时点,资本市场率先掀起风暴,概念股强势演绎。权益市场走势红火,主动权益基金更是“一雪前耻”:“平均分”很高,全市场4700余只主动权益基金中约75%年内浮盈(截至2月10日,下同);“尖子生”也多,年内涨超20%的33只基金中有32只是主动权益基金,占比达到97%。
主动权益为何能跑赢指数?
首先,基金经理通过灵活的选股与调仓策略,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抓住机遇。特别是在科技领域,如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中,主动管理基金能够专注于高成长潜力的企业,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被市场低估的优秀个股,从而实现资本的快速增值。
其次,近期市场风格与主动基金风格较为契合。主动基金总体更偏成长风格,在市场上行年份,特别是股市涨幅较大的年份,主动基金的优势往往更加明显。这是因为成长风格在上涨年份大概率表现不俗,而主动基金与成长风格的相关性较高。
此外,与过去明星基金经理动辄上百亿的管理规模相比,近期获得良好回报的主动基金多数规模较小。这一特性让基金经理在调整持仓和选择股票时具备更高的灵活性,有助于在市场中更好地应对变化,抓住投资机会。
投资主动权益基金需要注意什么?
过去几年市场行情不好,主动型基金的表现也比较一般,甚至有些还亏钱,这自然让投资者对它失去了信心。 主动型基金的业绩波动较大,风险比较高,很多投资者无法承受这种风险。
因此,投资者在考虑是否“上车”主动管理基金时,需要谨慎评估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。
选择主动管理基金时,基金经理是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核心,其投资水平和经验对基金的业绩有很大影响。因此,在选择主动权益基金时,需要重点关注基金经理的背景、经验和过往业绩,选择那些经验丰富、业绩稳定的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。
另外,虽然历史业绩不能代表未来表现,但可以作为评估基金经理能力和基金投资策略有效性的重要参考。投资者应该辩证看待基金产品的短期和长期业绩,结合市场情况分析原因,选择那些在不同市场环境中都能保持稳定表现的基金。
同时,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策略。不要因为一时风口就盲目追逐,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。 合理配置资产,分散风险,才是长期稳健投资的关键。
责任编辑:llxy